
亲爱的三毛
责任编辑:威海市水务集团 文章来源:经区供水公司 发布时间:2021-01-01 00:17:31
从那时起,我便找了一些与书信相关的书籍阅读,例如《亲爱的三毛》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《高山上的小邮局》等等,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。在今天的阅读分享里,我想给大家推荐的书就是其中之一。那就是三毛陈平老师的《亲爱的三毛》。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三毛的世界,“阅”过时光,重新回到那个用信沟通的年代。
《亲爱的三毛》是一本书信集,收录了三毛在报刊上与读者的书信交流,摘录了一些青年朋友写给三毛的信以及她的回复。三毛在书的首页写到“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,我张望街头,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、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。我总是警惕自己,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,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。”三毛希望用这种书信呼应的方式,消弭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竖立的高墙,建立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。
这些来自读者的信件绝大部分倾诉的都是生活中的烦闷,有少年们成长的烦恼也有成年人生活的焦虑。
常言道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,大家可能会说“小小年纪哪有那么多烦恼呀”。但年幼其实并不代表迟钝和无知,在众多青少年的来信中,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快乐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法国非常经典的电影,叫《放牛班的春天》?这部电影在法国上映时,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吸引了600多万人涌进影院,并创造3000多万美元的票房。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能引人思考的教育电影。在那部电影里,有许多被大人们认为是像“牛”一样野性十足、不好管教的孩子。他们的未来仿佛没有任何希望,只能麻木的在教养院的高墙之内生活着学习着,直到电影主人公----马修老师的到来。马修虽然是一名代课老师,但是他有一颗包容的心,他能理解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,他从不同侧面找到孩子们擅长之事并鼓励他们,让这些孩子找到自己的路。就如同电影中的“牛孩子”一样,这些年轻的读者们他们也有各种各样“成长的阵痛”:有学业上的迷茫,有对家庭生活关系的不满,有因与父母观念冲突而导致的亲子关系隔阂,也有在大家庭环境中的不被尊重和看重。三毛对那些年轻的朋友们说“人生最可贵的事情,便是少年的迷茫。迷茫表示你在思考,表示你不人云亦云,是极好的第一步,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呢?你做给他们看,你不坏。”在成长的道路上,如果曾被这样一个亲切的姐姐如此温和地鼓励着,与他们而言,一定是一件太美好的事情了。其实三毛小时候也是一个很不一样的、让大人们很头疼的孩子。在三毛父亲陈嗣庆写的《我家老二:三小姐》中提到,三毛生长在战争年代,为了生存,她不得不跟着父母一起逃难,在几岁的时候,她就开始喜欢上了“拾荒”,还将她捡来的稀奇古怪的东西,当做宝贝一样的供奉在家里,被亲戚叫成怪人,但她的父母却很包涵她。一直到三毛长大,也保留着这个爱好,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——《我的宝贝》来专门介绍她珍藏的宝贝们。其中有一颗“痴心石”是三毛的父母知道她喜欢画石头而在海边捡来送她的。三毛的父母对她的写作乃至人生都影响巨大。三毛全家定居台湾后,在某女中读初二时,三毛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,成绩总是不好,老师总是以此嘲讽她。三毛发现老师每次出题都是从课本习题里找,便把每个题目都背了下来,连续6次考了满分却被老师怀疑作弊,还拿笔蘸墨汁在脸上画黑圈,这让三毛非常难堪,甚至一度得了自闭症休学在家。好在三毛的父母都开朗而包容,在他们的耐心开导下三毛才重新融入正常的生活。正是有这样的童年经历,三毛才能对这么年轻读者们写出那样温暖的文字。
少年有少年的心事,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迷茫。爱情失意,事业无成,社交恐惧症,自卑感作祟......在日复一日的焦虑中,找不到生活的意义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“不快乐女孩”的来信,她在信中用各种暗淡的字句“最底层、自卑、平凡、卑微、能力有限...”来形容自己。三毛没有大谈特谈“你应该如何如何”这类劝告,而是设身处地的以“如果我是你”的视角给女孩回了信。她说“如果我是你,第一步要做的事是加重对自我的期许与看重,将信中那一串又一串自卑的字句从生命中一把扫除,再也不看轻自己。”看到这里让我不由想起古罗马政治家、哲学家塞内加说过的一句话:“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,是难以快乐的。”这位生活在距今2400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还说过:“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”,过好一生真的很难,因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稍纵即逝,我们也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,当我们再度回首,就会发现发丝间多了一簇簇白发,而我们的孩子,已经悄然长大。如果我们对目前的生命局面不能满意,那至少尽力而为。没有能力摘月亮的时候,我们可以去摘果子。西班牙有这样一句谚语:“如果常常流泪,就不能看见星光。”我很喜欢这句话,所以即使要哭,也只在下午小哭一下,夜间要去看星星,是没有时间哭的。
这本书于我而言,是一本心灵重塑的书,站在当下的阶段,是再适合不过了。透过一封封信件,我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,“青年朋友们”的许多烦恼也曾困扰过我,所以实际上算是跨越了时间的洪流,聆听来自三毛的许多关于生活的智慧,从而萌生出“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”,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想法和斗志。
说快乐总是相似的,其实苦难大抵也是相同。当你觉得生活不公的时候,看看《亲爱的三毛》吧!50多封书信中,总有一封能让你看到某一阶段的自己。三毛也在其中敞开自己的内心,用温暖的语言娓娓道出她的人生哲理。她微笑着告诉你:你真的很好,值得这灿烂的世间。三毛在这本书的最后,写了一些小品诗。内容是孩子、时光、人、自己、朋友、快乐这些小问题。最让人感动的一句是:“你快乐吗?”试试看,每天告诉自己——要过的快乐。今天的事情,要更加努力的去做,看完三毛的书,一定能让你变得更豁达勇敢一些!
文:唐浩茹